餐饮油烟作为当下仅次于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
来源:
时间:2021-04-16
餐饮油烟作为当下仅次于工业污染和交通污染的第三大污染源,已经逐渐成为了不少人们关注的对象。据了解,在部分城市中,由餐饮油烟污染问题所引起的投诉已经占到了整个环境投诉的30%以上,其影响程度可见一斑。然而,有很多朋友可能仍然不清楚,油烟污染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究竟有哪些。
餐饮业所产生的油烟污染物,根据其形态来看的话主要可以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污染物两种。其中,气体污染物指的是VOCs(挥发性有机物)。而颗粒污染物则是食材、食用油油脂等在日常的烹炒过程中因挥发、裂解等原因而产生的颗粒状物质。
油烟污染物组分复杂,主要包括颗粒物和气态有机物两种。油烟的成分极为复杂,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在高温下的热解产物多达20多种,主要有醛类、酮类、烃、脂肪酸、芳香族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等,不同食品在高温下会产生不同类别的挥发性物质,多达数百种。
相关研究表明:
餐饮业所排放的颗粒污染物中,餐饮业排放的颗粒物(TSP)以PM2.5为主,约占颗粒物的76.91%。颗粒物成分特征。不同菜系烹调方式和原料影响颗粒物的化学组成。有机颗粒物约占60%,无机盐颗粒物约占12%,有机物和无机盐的聚合颗粒物约占10%,其他未知化学物质约占18%。与那些粗颗粒物相比,细颗粒物的粒径小、活性强。不仅能在大气中停留较长时间,还容易携带各类有毒有害物质,因此会对人体健康以及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。
近些年来经常会遇到的霾,就主要是由细颗粒物组成的。PM2.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因素。灰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、出行安全、区域气候等都产生较大影响。
油烟污染物中挥发性有机物(VOCs)组分复杂,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和含氧有机物(其中非甲烷总烃类物质占比约68%,含氧有机物约32%),并以苯系物、烷烯烃和酮类为主,特征物质有甲苯、二甲苯、乙苯、丙酮、丙烯等。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是灰霾和臭氧的前体物之一,会参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,增强大气氧化性,最终形成PM2.5以及臭氧等二次污染物,部分的二次污染物还会带有异味,直接影响周边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居住环境。另外,非甲烷总烃(NMHC)也属于VOCs中的一种,一旦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,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,在经阳光照射下还会产生光化学烟雾,对人体、环境造成更大危害
油烟污染物间接可产生臭氧,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油烟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,会间接导致产生大量臭氧。低浓度的臭氧可消毒。一般森林地区臭氧浓度即可达到0.1ppm,但超标的臭氧则是个无形杀手,使区域极端气候事件频繁,气象灾害连连。灰霾还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提前到来。光化学烟雾是一种淡蓝色的烟雾,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剂,如臭氧、醛类、酮等,毒性很大,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,严重时会使人出现呼吸困难、视力衰退、手足抽搐等现象。